夫发背寒热者。由寒气客于经络。折于血气。血涩不行。乃结成疮肿。又诸阳气臻集。寒化为热。热盛则肉腐为脓。此皆脏腑壅滞。毒气不得宣通。故令寒热也。
痈疽发背作寒热。痈疽发背。病为急切。然五脏腧皆在背。发于何部。宜精详之。其作也、邪毒内鼓。寒热交攻。气血壅滞。阴阳相干。故令人身热而恶寒也。当以疗痈疽之法治之。
李氏云。近时有数人病背疽。服前方药未安之间。遍身寒热。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连日作。或间日作。必先呕痰。然后寒热。寒热解大汗出。然后止。时医多欲用柴胡、牡蛎。止汗之药。又有以为疟疾。欲下常山饮子。愚力辨云。背疽之疾。不可专以为有热。亦有气虚而得之。亦有因怒气并气血凝滞而得之。所以发寒热者。先感寒邪。脾气不正。痰盛而有此证。若下柴胡必泻肝。母既虚而又泻其子。牡蛎涩气。气血又不荣运。又服涩气药。常山饮子吐痰。大损脾胃。用药如此。可谓误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