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足太阴为脾之经。其气通于口。足阳明为胃之经。手阳明为大肠之经。此二经并夹于口。其腑脏虚。为风邪湿热所乘。气发于脉。与津液相搏。则生疮。常湿烂有汁。世谓之肥疮。亦名燕口疮。
口吻疮者。有其疮发于唇吻之间。疼痛微肿。此由脾胃有热。随气熏发。上攻于口唇。与津液相搏所致也。
唇舌焦燥。口破生疮者。盖心脾受热所致也。以水浸黄连。暖而饮之。或用黄连阿胶丸。以粳米饮吞下。此要药至于大渴而不可御。合少与柏叶汤。热剂之法无以逾此。然此特随机应变而已。就根本论之。则水火相济。蜡苓丸为宜也。
〔方〕
●芎辛丸(出千金方)吻治口疮。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