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咽喉者。生于肺胃之气也。咽者咽也。言可咽物。又谓之嗌。主通利水穀胃气道路。故为胃之系。咽重十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也。喉咙者。空虚也。言其中空虚。可以通于气息。呼吸出入。主肺气之流通。故为肺之系。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有九节。故知咽门与喉门并行。其实两异也。若脏热则喉肿。气塞不通。甚则口噤。若腑寒则哽哽如有物。恒欲痛痒。多涎唾。是以热则通之。寒则补之。不热不寒依经调之。寒热和平。病不生矣。儒门事亲书云。一妇人病咽喉肿塞。浆粥不下。数日肿不退。药既难下。针亦无功。戴人以当归、荆芥、甘草煎。使热漱之。以冷水拔其两手。不及五六日。痛减肿消。饮食如故。咽喉之病甚急。不可妄用针药。
〔方〕
●会仙救苦丹(出圣惠方) 治咽喉闭塞不通。有妨咽物。亦治骨鲠。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