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者有馀而过也。故属于阳。其脉举按皆有馀。冉冉寻之。往来流利。出于三关。如持竿之状。是谓长也。病应浑身壮热。坐卧不安。神思恍惚。甚则阳虚内胜。三焦不利。法宜汗而散之。
二。短者不及之脉。故属于阴。凡物短长。各有所宜。适当其可。然后为中。夫长短未始有定体。质于中而过者为长。质于中而不及者为短。有中。短乃见焉。其脉按举之间。虽往来洪盛。而不及本位。故曰短。病应邪气内结。宿食成瘕。心腹切痛。三关不利。阳邪虚搏。三焦气厥。外为寒热。内则便硬。于法宜引而竭之。
三。虚者阴也。不实之象。阳为实。阴为虚。阳气自得传。肝气不胜。则少力多惊。故其脉动为虚。指下寻之不足。举之亦然。往来无力。似浮而弱。不欲内固之意。是谓虚状。原其病本阳邪内结。恍惚无定。故发狂热厥。与夫谵言妄谬。梦寝虚惊。在小儿则主惊风。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