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伤寒有五。其一为中湿。盖风湿之气。中人为病。发热。与痓相类。故曰湿温。此因汗出当风。或因取冷过度。致阴湿气袭人肌肤。流转经络。其证喜汗出。关节疼痛。发热而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是谓中湿。若风湿相搏。则一身尽痛。日晡为剧。湿热相蒸。则心动身黄。凡治风湿者。欲其微汗。即风自解而湿自去。湿甚者。当利其小便。不可大发汗。大汗。则风去湿在。其病不去。亦不可下之。下之早。则哕。下之而利不即死。诊其脉当沉细。难经曰。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是也。
歌云。其人湿气素来伤。暑气重伤病愈猖。多汗其人双胫冷。湿温当辨脉阴阳。
又云。湿温不可发汗。发汗则死。名曰重暍。医杀之也。宜术附汤。白虎加苍术汤。又问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此名湿温也。其人尝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搏。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腹满冷。胸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