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伤寒太阳少阳并病。脉浮而下之。反入里。则作痞。痞者。心下满也。病发于阴者。则不可下。下则心腹痞满。若按之自软。但气痞尔。不可复下也。若热毒气乘心。则心下痞满。面赤目黄。狂言恍惚者。此为内实。宜吐下之也。伤寒病发于阴。而医误下之。邪气入里。胃中虚。客气上逆。心下满不痛。按之不坚。此为痞也。法宜泻心。唯表未解者。未可攻之。当先解表。然后攻痞。若表解而里未和。或泻心而痞不解。其人口燥烦渴背急。随证处治。其眩冒而经脉动惕者。久则成痿。若表里俱虚之人。有气痞。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火针。因而致烦。面青黄。肤瞤者。难治。其脉微浮。而气上冲咽喉。不能息者。非痞。有寒在胸中故也。治属吐法。
活人书云。问心下满而不痛。此名痞也。伤寒本无痞。应其有身冷。医反下。遂成痞。枳实理中丸最良。仲景治痞气诸汤中。有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此方平和。宜常用。仲景云。满而不痛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此汤药味。盖本理中人参黄芩汤方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