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伤寒病。若表实里虚。热气乘虚而入。攻于肠胃。则下赤黄汁。若湿毒气盛。则腹痛壮热。下脓血如鱼脑。或如烂肉汁。若寒毒入胃。则腹满身热。下痢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表里俱虚故也。伤寒六七日下利。更发热而痢者。其人汗不止者死。但有阴无阳故也。下痢有微热。其人渴。脉弱者。今自愈。脉沉弦者。为下重。其脉大者。为未已。脉微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少阴病。八九日而身体手足尽热。在膀胱。必便血下痢。阳明病下痢。其脉浮大。此皆为虚。强下之故也。伤寒下痢。日十馀行。其人脉反实大者死。
又云。伤寒下痢其种固多。然皆由表实里虚。寒热湿气。乘虚客搏于肠胃之间。肠胃随其所伤而下。若寒则青白。热则黄赤。若寒热相杂。则赤白俱下。兼以湿毒。则又下脓血如鱼脑。如烂肉也。其候不同。有下痢而脉虚者。有下痢而脉实者。有湿毒胜而腹痛者。有热气盛而烦渴者。有津液搏滞而肠垢者。有燥屎结聚而谵语者。其要固在审别虚实治之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