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谓上实下虚。外实内虚。因而气逆者厥也。所谓气逆者。以阴气盛实。上乘于阳。阳虚于下。卫气厥逆。不能周流和顺。故其证在内。则气逆上行。在外则背寒肢冷。阴盛于上故也。
夫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又有因食而气逆者。凡人有气逆不得卧而息无声音者。有起居如故得卧息有声音者。有能行而喘者。有不能行而喘者。有不能眠卧而喘者。皆有所起。其不得卧而息有声音者。是阳明之达于三阳者。不顺令。逆而上行。故息有音声。阳明者胃之脉也。胃者五脏六腑之海。其气不一。阳明气逆不顺。故不得卧。夫胃气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脉络逆也。络脉之气。不得随经上下。故留而不行。此络脉之病也。人起居而息有声音。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于肺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于肾者。水脏主津液。津液不顺。故卧而喘也。诊其脉太过。则令人逆气。背痛温温然。寸口脉伏。胸中有逆气。关上脉细。其气逆腹中疼满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