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夏伤于暑,秋成 疟,小儿血气壅盛。内挟实热,因犯暑邪。客于皮肤分肉之间。
至秋为风冷所折,阳盛于外,阴长于内。阴阳相搏,发而成疟。先寒后热者,寒疟也。先热后寒者,温疟也。热而不寒者,瘅疟也。若汗出过多,亡阳而渴,当节其饮。多饮而小便涩,则变为饮 矣。
治小儿疟发作不定,多渴心烦。乌梅汤方 乌梅肉(炒) 常山(各半两) 甘草(炙三分)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一盏,入竹叶五片。小麦三十粒。同煎至四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不拘时候。
治小儿温疟。常山汤方 常山 淡竹叶(各一两) 小麦(一合) 上三味,粗捣筛。分为四剂,每剂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三服,一日令尽,以瘥为度,更量儿大小加减。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