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血气赖水谷以资生,水谷多则血气亦旺,水谷少则血气亦衰;精神藉阴阳以维持,阳气足则神有归宅,阴气足则神有贮蓄。一言以蔽之,血气即阴阳。发疽以来,纳食甚微,气血之源何从充裕,阴阳之气何由振作。少寐者,阳不入阴之朕兆;颤掉者,气不充裕之明征。头不晕,目不眩,肝风两字固无动摇。左脉涩多弦少,右脉沉少细多,舌中光,舌边白。人身之阴庇于阳,人身之血生于气,调治之法,不可亟亟于滋阴,庶免窒碍其胃气。为今之计,似宜温温于宗阳,藉以充长其肝营。
炙绵芪 远志 茯神 清炙甘草 真滁菊 冬桑叶 乳蒸 於术 枣仁 白芍 白归身 黑芝麻 石决明
又二
少寐者,责之营卫循环有偏;少食者,责之脾胃健运无力。脾胃主乎营卫,营卫即是气血,气血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