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儿吐血、衄血、便血、下血〗
用光按:《全婴》论云:夫吐血者,荣卫气逆也。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卫相济,不失常道,一有所胜,则致妄行。血者水也,决之东则东流,决之西则西流。气之使血,其势如此。巢氏云:血者是有热,气盛而血虚,热乘于血,血性得热,则流散妄行;气逆,则血随气上,故令吐血也。又或饮食大饱之后,脾胃内冷,不能消化,忽吐所食之物,气血相冲,因伤肺胃,亦令吐血。若久嗽气逆,面目浮肿,而嗽吐血者,是虚损也。
衄血者,是五脏热结所为也。血随气行,通流脏腑,冷热调和,不失常度,无不壅滞,亦不流溢。血得寒而凝结,得热而流散。热乘于血,血随气发,溢于鼻窍也。又有因伤寒、瘟疫,诸阳受病,不得其汗,热伤聚五脏,故从而出也。
大便下血者,是大肠热结,损伤所为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