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闷倒,急扶在阴凉处,切不可与冷,当以布巾衣物等,蘸热汤熨脐中及气海,续以汤淋布上,令彻脐腹,暖即渐醒,如仓卒无汤处,掬道上热土于脐,以多为佳,冷即易,古法道涂无汤,即掬热土于脐上,仍拨开作窝子,令人更溺于其中以代汤,续与解暑毒药白虎竹叶石膏汤,凡觉中暑,急嚼生姜一大块,冷水送下,如已迷乱,闷嚼大蒜一大瓣,冷水送下,如不能嚼,即用水研灌之,立醒,(三因)。
中暑为证,面垢闷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泻,切不可以冷水,及用十分冷剂,苏合香丸用汤调灌,或剥蒜肉入鼻中,或研蒜水解灌之,初觉中暑,即以日晒瓦,或布蘸热汤,更易熨其心腹脐下,急二气丹末,汤调灌下,(要诀)。
二气丹(局方)。
硝石 硫黄(各等分)。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