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病翻胃,每隔夜食饮,至明日中昃,皆吐出不化,腹痛便秘,脉得之肌肉下,且甚微而弱。东垣云:早食暮吐,暮食早吐,溲则便秘,为下焦吐也。下焦从于寒。寒,地道也。故脉沉而微弱,寒胜格阳,故令吐也。其便秘者,寒凝与气,谓之阴结也。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开其闭塞,服以中焦药和之,不令大便秘而吐自止矣。
方:人参 白术 沉香 肉桂 炮姜 炙草 茯苓 陈皮
一人外感后,两关浮数,馀热未除,口渴而苦,面赤呕哕。此热留于阳明少阳两经,火气炎上之象也。东垣所谓上焦吐者是也。当从气治,气降而火亦降也。
方:葛根 半夏 竹茹 甘草 广皮 黄连(姜汁拌焙) 枇杷叶
如不应,加芦根汁。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