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哮乃天气不正,乍寒乍热,小儿感之,遂眼胞浮肿,咳嗽则眼泪、鼻涕涟涟,或乳食俱出者是也。于数日内,宜服发散,如防风、前胡、枳壳、陈皮、紫苏、杏仁、桑皮、麦冬、桔梗、甘草之属。如气逆加苏子;有痰用胆星、贝母。二十日后,宜保肺清金,紫菀、百合、兜铃、五味、知母、麦冬、贝母、款冬之属。不应,则诃子之类,俱可择用。
(案1)一女,天哮,因感冒风邪而起,以致喘咳不已,又多食酸味,嗽愈甚,其气上不能升,下不能降。痰涎壅遏,且善饮食。脾不运化精微,停滞于胸,化而为淡。今病久气虚,不宜寒凉及大补之剂,化痰、顺气、清金为主。
橘红(五钱) 杏仁(去皮炎,一两) 贝母(去心,一两) 嫩前胡(一两) 山楂肉(一两) 苏梗(一两) 元参(五钱) 枳壳(五钱) 陈胆星(一两) 粉甘草(二钱)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