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脾胃不和。通身面目悉黄,或大便黑血,小便黄。食疸者,头眩心烦;酒疸者,目黄,鼻塞,心中及足下热;女劳疸者,额黑身黄,小腹满急,小便难,难治也。大概,诸疸口淡、怔忡、耳鸣、脚软、寒热、小便白浊、渴则难治,不渴则可治也。
肾疸 风门五壮,肾俞年壮,少泽一壮,三阴交三壮至三十壮,合谷三壮。
黄疸 百劳三七壮,下三里、中畦针,神效。
酒疸 身目俱黄,心痛,面赤斑,小便不利。公孙、胆俞、至阳、委中、腕骨、中脘、神门、小肠俞。
三十六黄疸方 云:先灸脾俞、心俞各三壮,次灸合谷三壮,次灸气海百壮,只针中脘穴,神效。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