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学古诊则
第二卷   十—、言六十首王时之脉
明 · 卢之颐
下载:学古诊则.txt
本书全文检索:
       〔批〕此引越人六十首王时脉效,参之平人气象至真要大论。
       一六十首者,三阴三阳之王时日大要也。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曰,以成一岁。盖阴气流行则为阳,故冬至之后,得甲子,则少阳王。阳气微上,则阴气微下,是以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乍大乍长,显诸阳,乍小乍短,存乎阴也。复得甲子,阳明王。阳气渐盛,则阴气渐衰,是以阳明之至,浮大而短,浮大显诸阳,短则仍存乎阴也。复得甲子,太阳王。阳气已隆,阴气已息,是以太阳之至,洪大而长,纯著三阳之阳象矣。阳气凝聚则为阴,故夏至之后,得甲子,则太阴王。阴气微上,则阳气微下,是以太阴之至,紧大而长,紫始显诸阴,长大存乎阳也。复得甲子,少阴王。阴气渐盛,则阳气渐衰,是以少阴之至,紧细而微。三象纯著乎阴者,以少阴脏体唯藏,前此之阳既衰,后此之阳未育,故若伏若匿,统体之惟阴也。复得甲子,厥阴王。阴气既隆,即阳气胚兆,是以厥阴之至,沉短而敦,沉短显诸阴,敦厚存乎阳也。此皆王脉也,非病脉也。言当其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本书目录

第一卷
   简介
   一、言脉生原始
   二、言诊则十法
   三、言指法密因
   四、言法取寸口行度并详营卫生会脉度之原
   五、言分尺寸及关为阴阳所治
   六、言覆溢关格阴阳相乘之脉
   七、言按脉有轻重
第二卷
   八、详言三部九候之法错引《内经》《难经》异同博约之说
   九、辨越人脉有损至之说
   十、言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之脉
   十—、言六十首王时之脉
   十二、言内外之绝《难经》与《灵枢》有气脉之殊
   十三、言脉分六部
   十四、言一脉变为四时
   十五、言脉有寸口
第三卷之上
   十六、引《金匮要略》论寸口三部象证
   十七、言尺寸之脉男女有恒而相反之变
   十八、言脉有伏匿之变
   十九、运气分南政北政而脉之尺寸有不应之变
   二十、言寸口脉平而死之变
   二十一、人迎气口分别阴阳内外,以定脏腑虚实补泻治法
   二十二、言十二经脉运行身中终而复始之径道
第三卷之下
   简介
   二十三、详言十二经脉之病形证状
   二十四、详言十五络脉之病形证状
   二十五、详言十二经正别六合之分配
   二十六、详言十二经筋之病形证状
   二十七、申言脉行之度明其当然与所以然之故
第四卷之上
   二十八、详明六阴六阳之根结为开阖枢之机彀
   二十九、详言左右十二偶经经穴
第四卷之下
   三十、详言身中前后督任二脉奇经经穴
   三十一、详引庄季裕别传之膏肓穴法
   三十二、言五脏六胸各有腧穴以及腹背经穴各分行次并禁刺之穴
   三十三、详九针形式之用
   三十四、申言十二经络终始当合之五运天干太过不及
   三十五则、申言十二经脉资始资生及诸脉显微之异
   三十六、详言奇经八脉起止郄会及为病形证
   三十七、申言三络脉为阴阳诸络之统摄
   三十八、详言会归三焦天真水谷胃气本原为营为卫
   三十九、合参《难经》、《金匮》所言肝肺虚实
   四十、推言《内经》所载诸法虽与脉无涉亦当参究以穿医道之原而明其化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