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三时伏气外感篇

清 · 叶天士
下载:三时伏气外感篇.txt
本书全文检索:
       秋深初凉,稚年发热欬嗽,证似春月风温证,但温乃渐热之称,凉即渐冷之意。春月为病,犹是冬令固密之馀,秋令感伤,恰值夏月发泄之后,其体质虚实不同。但温自上受,燥自上伤,理亦相等,均是肺气受病。世人误认暴感风寒,混投三阳发散,津劫燥甚,喘急告危。若果暴凉外束,身热痰嗽,只宜葱豉汤,或苏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属,仅一二剂亦可。更有粗工亦知热病,与泻白散加芩、连之属,不知愈苦助燥,必增他变。当以辛凉甘润之方,气燥自平而愈,慎勿用苦燥劫烁胃汁。
       秋燥一证,气分先受,治肺为急,若延绵数十日之久,病必入血分,又非轻浮肺药可治,须审体质证端,古谓治病当活泼泼地,如盘走珠耳。
       沉尧峰云:在天为燥,在地为金,燥亦五气之一也。然燥万物者,莫熯乎火。故火未有不燥,而燥未有不从火来,温热二证论火,即所以论燥也,若非论燥,仲景条内两渴字从何处得来,且热病条云口燥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