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普济方
卷五·方脉药性总论   药性总论
明 · 朱橚
下载:普济方.txt
本书全文检索:
       论曰。流变在乎病。主治在乎物。制用在乎人。三者并明。然后可以举七方十剂之法也。大、小、缓、急、奇、偶、复。是七方也。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是十剂也。是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十剂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成方焉。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气味生成。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是以一物之中气味兼有。一药之内理性各殊。故有形者为之味。无形者为之气。若有形以无形治之。喘急昏昧乃生。无形以有形治之。开肠洞泄乃起。经所谓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王注曰。味有质。故下流便泻之窍。气无形。故上出呼吸之门。故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王注曰。气化则精生。味化则形长。是以有生之人。形精为本。故地产养形。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生产养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精交养。充实不亏。虽有苛疾。弗能为害。故温之以气者是温之以肺。补之以味者是补之以肾。是以惟人为万物之灵。被万物之养。饮和食德。以化津液。以淫注脉。以行之荣卫。故经所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