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页
中医古籍
中医图书
中医资料
教学视频
考试资料
其他资料
中医药数据库
您的位置 :
首页
前一篇
返回目录
后一篇
收藏本页
万氏家抄济世良方
卷六 五脏虚实候歌
明 · 万表
下载:
万氏家抄济世良方.txt
本书全文检索:
胁疼目赤偏多怒,烦肿头旋耳不聪。此是肝家之实候,泻之方见有神功。筋挛目暗胁仍拘,善恐多悲爪甲枯。太息不能并虚候,劝君加补病方除。背膺脾胁尽疼痠,笑不休时口舌乾。此候有馀须减损,报君莫误作虚看。惊悸忧悲颜色少,舌根多强背腰疼。此为不足宜加补,若泻之时病愈增。腹胀更兼溲不利,足痿身重更饶飢。四肢不举脾为实,泻则诚宜补则非。腹胀肠鸣吐逆多,食常不化病如何。更兼泄痢无时有,补益之时气始和。背肩股胫皆疼痛,喘嗽仍兼上气时。此是肺金之太过,急须著泻不宜迟。呼吸之间仍少气,咳而见血体难任。病声兼有如何疗,针药宜先补太阴。腹胀体肿仍飧泄,汗出憎风面且梨。默不欲言兼少气,有馀须泻莫狐疑。眇中清冷脊中疼,耳内嘈嘈复又聋。厥逆无时小便变,鹿茸巴戟有神功。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44节临床把脉入门课
人体穴位精讲
2周舌诊速成
53种症状的心肺音MP3音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皇汉医学丛书全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十二经脉、督脉、任脉穴位动画362个
中医古籍txt格式1000余本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本书目录
简介
刻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序
卷一
中风
厥(附手足麻木)
痛风(附湿痹鹤膝风)
脚气(附足跟痛转筋)
历风(附紫云风、血风疮)
头痛(附眉稜骨痛)
中寒
伤寒(附伤风)
瘟疫
山岚瘴气
暑(附注夏)
湿
霍乱
泻
痢
卷二
疟
火
癍疹
消渴
痰
哮
喘
咳嗽
眩运
痫
癫狂
惊悸怔忡健忘
内伤
伤食
脾胃
恶心
呕吐
噎膈(附关格)
咳逆
嘈杂
吞酸
痞
积聚
水肿
鼓胀
黄疸
诸气
六郁
梦遗
便浊
卷三
虚损
吐血
呕血
衄血
咳血
咯血
溺血
下血
发热
恶寒
自汗
盗汗
劳瘵
痿
腰痛
腹痛
胁痛
心脾痛
耳病
眼目
牙齿
口舌
鼻病
喉痹
疝
小便不禁
燥结
诸淋
脱肛
痔漏
肠风脏毒
卷四
痈疽
瘰疬(附马刀疮)
疔疮
杨梅疮
诸疮
跌扑损伤(附金刃木石汤火犬咬棒疮)
破伤风
服食
卷五
妇人经病
崩漏
带下
胎前
产后
妇人虚弱诸病(附子嗣)
子嗣(男子服)
小儿诸病
吐泻
吐泻不治症
脾胃
疳
积
肿胀
疟
伤风咳嗽
痘疹
急救诸方
解诸毒
扁鹊、华佗察声色,定死生要诀
诸病灸法
卷六
诊视脏腑生克要说
七表脉
八里脉
九道脉
诊后八式歌
脉赋
诊脉切要歌
五脏虚实脉歌
五脏虚实候歌
五脏积气歌
五脏中风歌
五脏察色候歌
妊娠歌
妊娠候歌
产难生死候歌
新产生死候歌
诸杂病生死脉歌
察色观病生死候歌
外因
内因
不内外因
辨童男童女
伤寒脉
六经传变歌
伤寒六经正病
伤寒表里证
阳症阴症
阳症似阴阴症似阳
阳厥阴厥
血黄湿黄
刚痉柔痉
胎前产后伤寒
伤寒五脏受病歌
伤寒至捷法
伤寒证治总略
伤寒有四证相类
小儿五脏论
看脉纹诀
察形色诀
小儿脉诀
小儿外症十五候
小儿变蒸
卷七 药性目录
卷八
药性草部
药性木部
药性菜部
药性果部
药性谷部
药性石部
药性兽部
药性禽部
药性虫鱼部
药性人部
药性升降淳沉补泻法
用药大略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