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阻生于二月时,心烦闷乱食难施,胚胎经隧多壅塞,浊气攻冲运化迟,气郁停痰兼胃实,虚寒肝火併忧思,大都止呕调脾胃,顺气和中最得宜。)
《金匮》曰:妇人得平脉,不能食,名妊娠,子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医者治逆,加吐下则绝之。(绝,止也,言止药也,令自愈也。)
巢元方曰:妊娠恶阻,由经血既闭,水溃于脏,脏气不宜通,故心烦,惯闷,气逆而呕吐也。但脉理和平为有孕。
陈良甫曰:恶阻产宝谓之子病,由胃气怯弱,中脘停痰,脉息和顺,但体重头眩择食。惟嗜酸,甚者寒热脘闷。半夏茯苓丸主之。
(眉批:戴复庵曰:恶阻者,孕妇恶心,阻其饮食是也。胎前恶阻,见食呕吐,喜酸物,多卧少起,俗名病儿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