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天民(号花溪)曰:按月行经而胎日长者,名曰盛胎。其妇血气充盛。养胎之外,血有馀也。有胎数月而血大下,谓之漏胎。因事触犯,动其妊脉,故血下而不伤子宫也。然孕中失血,胎虽下堕,气血亦亏,多致逾月不产,曾见有十二三月,或十七八月,或二十四五月生者。俱是气血不足,胚胎难长故耳,当服大补气血药以培养之。
娄全善曰:先期欲产者,凉血安胎,过期不产者,补血行滞。
《圣济录》曰:人受气于有生,十二经脉迭相滋养。凡胎处胞中,或有萎燥者,由孕妇所禀怯弱,阴阳气血偏胜,非冷即热,胎失滋养,所以萎燥不长也。所以然者,由脾胃饮食减少,不能行荣卫化精微养冲任,故令胎内弱。惟宜资母血气,调脾胃而化水穀,则胎从而有养矣。
慎斋曰:妊娠以十二经脉养胎。全赖气血以充养胎元,而气血之旺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