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妇人患伤寒,皆同六经治例。及至受孕,法当权宜,犯胎之药,不可用也。王海藏用四物为主以养血安胎,其表里寒热,遵六经脉证加味施治,固为得法,但治三阴方法有所未备。兹推衍《伤寒论》,次第疏明,具列于下。
〖三阳伤寒传经次第〗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太阳脉循腰脊,经头项,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乾不得卧。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又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泄而已。妊娠三阳伤寒:足太阳膀胱、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太阳症治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