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为道,至繁杂也,至简要也,至活泼也,至一定而不可移易也。《易》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又曰「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明乎此理,而后可与说医。
以血流漂杵之法读医书,谓之无罪而戮民。
少年之子弟学书不成,无业可执,父兄乃命之以学医,是害其子弟也,又害其子弟以害及于人也。又或广开学舍,任人入学以学医,其学问程度如何?其识解高下如何?皆置之不问,贸贸焉授之以医书,命之以切脉,是误人子弟也,又推其误以误病家之人,岂不谬哉!
轻浮乖谬不可学医,迂牵固执亦不可学医,豪放自喜不可学医,谨慎太过尤不可学医。必也心光灵敏,精气完足,学问明通,识解超迈,而又处之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