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有赤白之分,并有便浊精浊之异。赤浊者热胜于湿,白浊者湿胜于热。便浊色似米泔水,精浊便后如胶粘有丝。此病较淋症颇轻。若淋之为病,古人别为劳、膏、石、气、血五种。膏淋则溺出如膏。劳淋每从劳后而得。石淋则溺如砂石,痛不易出。气淋则气滞不通,脐下闷痛。血淋则瘀血停蓄,茎中刺痛。此皆为热结膀胱所致。治之者当辨人有强弱,病有新久,用药庶不至误。又云:溺出带赤色为赤浊。鲜红色不痛者为尿血。血来而痛者为血淋。精浊则是因相火妄动,久而痛涩俱去,均宜用宁心固肾等药方合。
浊症列方
加味二陈汤凉 治浊病初起,宜导其湿。
陈皮一钱 白术净,二钱 苍术米泔水浸 半夏制 黄柏 萆薢各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甘草七分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