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云: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是厥阴以风为本,以阴寒为标,而火热在中也。至厥阴而阴已极,故不从标本,从于中见。厥阴气之为病,中见少阳之热化则消渴。厥阴肝木在下,厥阴心包在上,风木气从下而上合心包,风火相击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火能消物故饥,胃受木克故虽饥而不欲食。蛔感风木之气而生,蛔闻食臭则上于膈,故食则吐蛔。厥阴之标阴在下,阴在下而反下之,有阴无阳,故利不止。
此言厥阴自得之病,乃厥阴病之提纲也。
厥阴风木主气,厥阴中风,同气相感也。风为阳病,浮为阳脉,今脉微浮,以阳病而得阳脉,故为欲愈,若不浮,不得阳脉也,故为未愈。
【述】此言厥阴中风有欲愈之脉,有未愈之脉也。三阳经中风有中风形证,伤寒有伤寒形证,三阴中惟太阴篇有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太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