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杼二穴,在项后第一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陷中。《甲乙经》云:足太阳、少阳之会。疗 疟,颈项强不可俯仰,头痛振寒,气实胁满,瘛疭,伤寒汗不出,脊强,喉痹,烦满,风劳气,咳 嗽,胸中郁郁,身热目眩。针入五分,可灸七壮。
风门二穴,一名热府。在第二椎下两旁相去 各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治伤寒颈项强,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风劳,呕逆上气,胸背痛,喘气卧不安。针入五分,留七呼,(今附:若频刺泄诸阳热气,背永不发痈疽。)可灸五壮。
肺腧二穴,在第三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上气呕吐,支满不嗜食, 汗不出,腰背强痛,寒热喘满,虚烦口干,传尸,骨蒸劳,肺痿咳嗽。针入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 (出《甲乙》)。甄权《针经》云:在第三椎下两旁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当中指末是穴。治胸中气满,背偻如龟,腰强,头目眩,令人失颜色。针入五分,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