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为水之下源,肺为水之上源,膀胱为水之导引,脾土为水之堤防。胎前水肿,气化无权,治水之法,禹功疏凿虽善,然非羸弱所宜。虚则崇土,一定成法。如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等,行水虽速,堤防不固,正气不支,终属不济。现在腹大如箕,腰围倍昔,脉渺如丝,喘鸣肩息,生气残矣。
人参 冬术 茯苓 炙草 广皮 猪苓 泽泻 油桂
肿为水溢,胀为气凝。肾主藏水,肺行诸气,肺肾双亏,气不运行,溢于皮肤则肿,留于脏腑则胀。夫水非气不行,非土莫制。症本脾元先亏,不能制水,肺失所主,不能行水,气水相持,不归正化。然脾虚必由肾火不足,是以古法补脾必先补火,以火能生土,补肾宜兼补脾,以脾为生化之源。治水必先治气,以气化水亦化,治气宜兼治水,以水行气亦行。此脾肾气水之不可分,而治当兼顾,必复其所主,先其所因,此肿胀之所以不易治也。公议严氏实脾饮主之。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