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下利清穀,三阴厥逆,恶寒,脉沉而微者,此方主之。此乃温经救阳之峻药也。
附子(生,一枚) 乾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
〔汤议〕
议曰:病在于表之阳者,葛根汤、麻黄汤可汗之;病在于表之阴者,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汗之。病在于里之阳者,大小水气扬、大柴胡汤皆可下之;病在于里之阴者,四逆汤、白通汤、真武汤皆可温之。今此四逆汤,乃治病在于里之阴者用也。且下利淆谷,脉沉无热;四肢厥逆,脉微;阳气肉虚,恶寒脉弱;大吐、大下,元气内脱;若此谙证,但是脉息沉迟微涩,虚脱不饮水者,皆属于阴也。必以附子为君,以温经济阳。以乾姜为臣,辅佐之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