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南病别鉴
序言   序三
清 · 宋兆淇
下载:南病别鉴.txt
本书全文检索:
       医书自《灵》《素》《金匮》后,代有名贤著作,几于汗牛充栋,求其能上继岐黄真传而有益于后学者,渺不可得。推原其故,盖由食古不化,致古人著作之精心晦而难明,或更妄求异说,自作聪明,或各立门户,好为奇僻,于南北地气之分,性质强弱之异,概置勿论。无怪医道竟成绝学也。近有叶香岩先生《温证论治》、薛一瓢先生《湿热条辨》、薛公望先生《伤寒古风》,议论精醇,根柢深厚,五行尽其变,五土异其宜,实上继《灵》《素》《金匮》之一脉,而大有功于后世者也。惜香岩、一瓢两先生之书,虽会稽章虚谷注释,而未得其详,医家深以为憾。兹宋君佑甫于治病之暇,朝夕披览,详加注释,俾前人之著述陈如指掌,真后学之津梁也。犹忆余十年前得不寐疾,辗转床褥,午夜彷徨,遍访时医,尽皆束手,后得佑甫诊治,应手而愈。至今年逾六十,日高三丈,犹作酣眠。始知佑甫于此道中,不知几费揣摩,斯能臻此妙技,古人所谓三折肱者,真无愧焉。余故尔得而为之序。
       光绪己卯春仲既望弇山毕长庆撰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本书目录
序言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序六
卷上
   第一论温病大概
   第二论化热入营
   第三论邪留三焦
   第四论里结阳明
   第五论白舌
   第六论黄舌
   第七论薄黄舌
   第八论绛舌
   第九论燥绛舌
   第十论紫舌
   第十一论淡红舌
   第十二论芒刺舌
   第十三论血迹肿大舌
   第十四论如烟煤舌
   第十五论黑舌
   第十六论粉白滑舌并斑疹
   第十七论白㾦
   第十八论齿血
   第十九论齿燥齿枯
   第二十论齿垢
   第二十一论妇人温病
卷中
   湿热论
卷下
   辨表分寒热第一
   辨表分虚寒虚热第二
   辨里寒第三
   辨里热第四
   辨里虚寒第五
   辨里虚热第六
   辨假虚寒第七(实热内伏也)
   辨假实热第八(虚阳上浮也)
   辨渴第九
   辨舌第十
   辨虚寒舌燥第十一
   辨实热舌燥第十二
   辨寒头痛第十三
   辨热头痛第十四
   辨虚头痛第十五
   辨风寒骨痛第十六
   辨虚骨痛第十七
   辨虚寒腹满第十八
   辨实热腹满第十九
   辨虚寒不大便第二十
   辨实热不大便第二十一
   辨小便不通第二十二
   辨呕第二十三
   辨吐蛔第二十四
   辨汗第二十五
   辨谵语第二十六
   辨面目赤第二十七
   辨下利第二十八
   辨厥第二十九
许集
   看病须必先识病
   阴证
   伤暑
   急下急温
   生死脉候
   厥分寒热辨
   结胸解
   伤寒合病并病论
   伤寒别名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