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南病别鉴
许集   看病须必先识病
清 · 宋兆淇
下载:南病别鉴.txt
本书全文检索:
       凡看伤寒,至要看各经中死证,死脉亲切,须一一理会过,免致临病疑惑。但见死证,便以脉参之,如果有疑,切莫下药,虽至亲央浼,亦莫乱治。倘有挫失,咎将归己。
       凡看伤寒,初学后生须要治其病之可晓者,缺其不可晓者,胸中证不明白,有一毫疑惑,不可强治。故君子不强其所不能,若不量力私于亲故,或见利而动,轻易玩弄,视人命如草芥,非君子之用心也。谨而敬慎!毋怠毋忽!
       初得伤寒一二日,头痛恶寒皆除,便觉胸中连脐腹注闷疼痛,脉沉有力,坐卧不安,上气喘促,不候他证便可下药。若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每日如此,不以日数多少,尚在太阳经,止宜发汗,要随在其所见之表里而治之,不拘于日数也。若烦渴欲饮水,由内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耳。大渴欲饮一升,止与一半,常令不足,不可过饮。若恣饮过量,则为水结之证。射于肺为喘为咳,留于胃为噎为哕,溢于脾为肿,蓄于下焦为癃,皆饮水之过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本书目录
序言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序六
卷上
   第一论温病大概
   第二论化热入营
   第三论邪留三焦
   第四论里结阳明
   第五论白舌
   第六论黄舌
   第七论薄黄舌
   第八论绛舌
   第九论燥绛舌
   第十论紫舌
   第十一论淡红舌
   第十二论芒刺舌
   第十三论血迹肿大舌
   第十四论如烟煤舌
   第十五论黑舌
   第十六论粉白滑舌并斑疹
   第十七论白㾦
   第十八论齿血
   第十九论齿燥齿枯
   第二十论齿垢
   第二十一论妇人温病
卷中
   湿热论
卷下
   辨表分寒热第一
   辨表分虚寒虚热第二
   辨里寒第三
   辨里热第四
   辨里虚寒第五
   辨里虚热第六
   辨假虚寒第七(实热内伏也)
   辨假实热第八(虚阳上浮也)
   辨渴第九
   辨舌第十
   辨虚寒舌燥第十一
   辨实热舌燥第十二
   辨寒头痛第十三
   辨热头痛第十四
   辨虚头痛第十五
   辨风寒骨痛第十六
   辨虚骨痛第十七
   辨虚寒腹满第十八
   辨实热腹满第十九
   辨虚寒不大便第二十
   辨实热不大便第二十一
   辨小便不通第二十二
   辨呕第二十三
   辨吐蛔第二十四
   辨汗第二十五
   辨谵语第二十六
   辨面目赤第二十七
   辨下利第二十八
   辨厥第二十九
许集
   看病须必先识病
   阴证
   伤暑
   急下急温
   生死脉候
   厥分寒热辨
   结胸解
   伤寒合病并病论
   伤寒别名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