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秋燥论
前言   序
下载:秋燥论.txt
本书全文检索:
       医之为道,大矣!自医学不昌,泥古者,崇拜古人,不知通变;好奇者,尊奉西学,罔识本原。两有所偏,遂使我中华数千年神圣相传之绝学一旦废坠,良可悲也。矫其弊者,著书立说,动辄数万言,亦知因时、因地、因人立方施治,而究不免拉杂成篇,未能阐发直理,多有遗漏,吾甚病之。古人之书,义理精深,识见远大,诚无可议。但古之人一时代,今之人又一时代也,时代不同,治法必因之而异。即如《内经》病机十九条,详言病源,独未言燥,致后人有燥不为病之说,是岂古人之过哉,抑后学不善体会之故耳?吾友李君迺羹,字调之,天资卓荤人也。曾肄业河南医学堂,卒业后历充陆军军医长、副军医官之差,于古名家方书,无所不读,固不徒涉猎也,实有心得。其在陆军就职多年,活人无算,经验既广,识力愈增。当谓六气之病人,燥居其一,前人未有专书,间于散篇中得其一二,思有以集其大成,因不惮心力,搜采诸家议论之精者,贯串成编,持以示林。披读数过,见其词旨座达,理解明通,因请付诸梨枣,为同胞卫生之助。李君曰:此抄袭事也,何足公诸世林?曰:君乃谦乎?何吝也。李君始允登诸医学报,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