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痘科辨要
卷二   辨虚实不切脉审内外之证
日本 · 池田瑞仙
下载:痘科辨要.txt
本书全文检索:
       张寅宾曰。按人身以脉为主。三部九候。脉之源也。七表八里。脉之流也。伤寒诸证非切脉。不能以探其源。而痘之一证。徒验其外。而不切其脉。其故何欤。曰珠产于合浦。欲求夜光者。必入其渊。玉出于昆冈。欲得连城者。必诣其地。痘之不切脉者。非脉之不可据也。盖病自外辏者。如风寒暑湿之感召。病自内伤者。如饮食忧劳之所成。若不诊切。焉得其详。痘乃禀受形赋之时。吉凶已判。内重者外亦重。内轻者外亦轻。故凿形辨色。预知其悔吝之机。范簧测臬。深得其死生之奥。不必切其脉。而存亡得失。已炳然矣。(痘疹要诀曰。范簧谓闻其声之清浊。详审其症者。测臬谓推明其部位之稀密轻重。究吉凶生死者也。)
       曼公戴先生所传。候痘之法曰。盖婴童一热。现一点血。先详肌肤荣枯。而一颧其形。二察其色。三验唇舌。是为治痘之准绳。此外无复余蕴矣。盖痘者。胎元无形之毒。积日延蔓。以呈其证。本正病也。比之杂病大异。故治法亦异也。治术亦殊也。其证自里达表。里阴也。表阳也。故阴病发于阳者生。阴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本书目录
简介
重校痘科辨要叙
凡例
卷一
   穷玄
   辨热因
   辨面上位部
   面部八隅三停图
   辨面部诸位配合口诀
   面部诸位配合图
   辨面部六十位
   面部六十位图
   辨七日五传
   辨气血盈亏
   辨四项口诀
   辨神气口诀
卷二
   辨四节八证
   辨毒壅痘证
   辨血热痘证
   辨气虚痘证
   辨血虚痘证
   辨表实痘证
   辨表虚痘证
   辨里虚痘证
   辨里实痘证
   辨顺痘不服药
   辨热毒壅遏肌肉痘不发透治例
   辨表虚气虚血虚内虚治例
   辨血热血实血毒治例
   辨火极治例
   辨虽利而可下治例
   辨热毒已解相继用温补治例
   辨虚实不切脉审内外之证
   辨痘经用药调养法(七条)
   辨用毒药攻毒
   辨广东人参
   辨清凉温补之衷
卷三
   辨发热三日顺险逆证
   辨见点三日顺险逆证
   辨起胀三日顺险逆证
   辨灌脓三日顺险逆证
   辨收靥二日顺险逆证
   辨落痂三日顺险逆证
卷四
   辨初热三日
   初发三日用方
   辨见苗三日诸证
   辨虚痘治例
   辨见苗三日清火治例
   见苗三日虚证用方
   清火用方
   清补用方
卷五
   卷五辨起胀三日
   辨起胀三日治例
   辨起胀三日清火治例
   辨清补治例
   起胀三日虚痘用方
   起胀三日清火用方
   清补用方
   辨灌浆三日
   辨灌浆三日虚痘治例
   辨灌浆三日清火治例
   辨灌浆清补治例
   灌浆三日用方
   灌浆清火用方
卷六
   辨收靥三日
   辨收靥三日虚痘治例
   辨收靥清火治例
   收靥结痂用方
卷七
   辨女子出痘
   妇女孕妇主方
   辨麻疹诸证
   初发身热麻(疒轸)欲出之图说
   麻(疒轸)用方
   辨死证
卷八
   辨夹蛔本原
   辨夹蛔诸证
   夹蛔用方
卷九·附录
   异证治验十一条
卷十·方选
   初发三日用方
   见点三日虚痘用方
   见点三日清火用方
   清补用方
   起胀三日虚痘用方
   起胀三日清火用方
   起胀三日清补用方
   灌浆三日补益用方
   收靥结痂用方
   女子出痘用方
   杂方
   辨麻疹首尾用法
   升堂门生录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