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证治针经
卷二   瘅
清 · 郭诚勋
下载:证治针经.txt
本书全文检索:
       瘅病由湿,有阴有阳。阳黄之发,瘀浊为殃。身目何以俱黄,火蒸胆胃;(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侵于肺,则身目俱黄。)溺色曷为变赤,热在膀胱。色如橘兮可证,治在胃兮宜详。阴黄之作,寒水凌脾,湿阻胆液,渍肉淫肌,熏黄同色,己土脾当治。发黄审乎先机,验小便之利否;(详《伤寒论》。)治疸分乎难易,询厥口之渴无。(《金匮》云:疸而渴者难治。)谷疸女劳(疸)须辨析,蓄瘀(随经蓄血)黄汗莫糊模。(详《金匮》。)于是渴饮水浆,阳明化燥而当泻热;脉弦胁痛,少阳未罢而仍(主以)和。(以)辛散(以)风胜,湿在上兮可愈;(以)苦泄(以)淡渗,湿在下兮能瘥。如狂蓄血,热所必攻;汗后溺清,自宜投补。酒客清中而分利,后必顾其脾阳;女劳(始以)解毒而(继以)滑窍,终当平其水火。(峻补肾阴。)表虚者实卫无疑,里怯者建中自妥。(自渴饮水浆至此,全用蒋论原文,但略易数字以叶韵。)若乃阴黄之治,须从寒湿中求。谦甫(罗氏)四逆之方(茵陈四逆汤),可称卓识;丹溪盦酱之譬,讵足云优。猪肚丸更(白术用)苍术,(重用苦参。)治谷疸之类虚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本书目录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