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证治针经
卷一   下篇
清 · 郭诚勋
下载:证治针经.txt
本书全文检索:
       若夫两感凶防六日,阴阳毒虑七朝。(《伤寒赋》。)(《医级》升麻鳖甲汤注云:阴阳二毒俱咽喉痛,先用咽喉科劫痰方治之,全活甚众。方见杂症。)热灼阴精,不速逐须防胃烂(而发斑);阳邪炽甚,虽久泄可用石膏。(此症大热燥渴,脉洪大而数,因其疹后泄已八年,石膏止用一两,病初不减,后加至二两,数剂而愈,另治其泄亦痊。《广笔记》。)脉弱斑迟,人参辅乎升麻葛根汤;汗多败症,熟地加入逍遥散。(《西塘感症》。)柴胡四物或桂枝,馀热清于每夜;(《伤寒》柯氏注。)桃仁承气加桂附,偻废治乎两腰。(《寓意草》。)手足汗,非无寒症;(蕴热则烦躁谵语,挟寒则水穀不分,治法各异。)身体痛,亦有阳邪。(谓阳毒身痛。《摘要》。)阳毒身黄,亦多蛔厥;(详《准绳》戴氏。)刚痉柔痉,必咬颊车。(《伤寒赋》。)不呕汗无,渴饮者葛根可用;(谓阳明经病。)阳明鼻衄,凉血中乾葛、荆芥须加。(《广笔记》。)不得眠,皆为热症,瘥后当别阴阳;面赤色,固系表邪,里症亦宜下夺。(详《摘要》。)调温毒,可用黑膏;散赤斑,须行紫雪丹。(《伤寒赋》。)协热下利,六一散调以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本书目录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