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证治针经
卷二   暑
清 · 郭诚勋
下载:证治针经.txt
本书全文检索:
       暑有因静因动之分,症有入心入肝之辨。变幻极似伤寒,愈期反多迟蹇。表之则得汗偏难,攻之则便溏不免;过清则呕恶肢寒,过燥则齿裂唇茧。(每遇秋来,最多此症。)岂如风寒之邪,一汗便解;温热之气,投凉即康。苟其治不中窾,变症须防,暑热从阳上熏而伤阴化燥,湿邪从阴下降而变浊伤阳。盖夫六气伤人,化因人异,阴虚者火旺,热每侵营;阳虚者湿多,邪偏归气。脏腑既别阴阳,清温自宜互济,并法河间,三焦分治。至若治气分有寒温之别,理营分审清补之分。寒中白虎(汤)天水(散),温从(藿香)正气(散)二陈(汤),三才(汤)复脉(汤)为补,犀角地黄为清。(加入心之品。)湿热沉混苍术(白虎)汤,气血两燔玉女(煎)法。开闭逐秽,牛黄至宝是神方;救败扶虚,参附(汤)两仪(煎)推大药。(上并仿《指南案》论。)他若暑瘵吐红、肺胃先清方不误。(暑瘵二句,亦本《指南》。)暑风卒厥,阴阳谛察始无疑。(《医门法律》。)暑必汗多,无汗者却宜理表;暑必渴甚,不渴者恐涉他歧。(同上。)(赵以德曰:汗出恶寒,身热不渴者,中风也;渴者,中暍也。)初起脉细而迟,或湿痰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本书目录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