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上品)
〔释名〕生者以水浸验之。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名人黄。沉者名地黄。「苄」以沉下珍为贵。故字从下。「芑」音起。草名。「地髓」称讚之名。
〔各方记述〕其苗初生。塌地如山白菜而毛涩。叶面深青色。又如小芥叶。而颇厚不叉了。叶中撺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红黄色。结实如小麦粒。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如羊蹄根。及胡萝卜根。曝乾乃黑。
〔辨别道地〕和产为良。近世山城大和。多种出之。
〔修治〕「生地黄」採得即用者为生。哂干收者为干。以法制过者为熟。今称「生地黄」者。「乾地黄」也。其制酒浸则上行外行。姜汁浸则不腻膈。忌铜铁器。令人肾消发白。男损营。女损卫。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