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为天地杀疠之气,故见于冬则为冰为霜,草木因之而摧败,鸟兽各巢穴以自居。气体虚弱之人,或调护失宜,冲斥道途,一时为寒气所中,则昏不知人,口噤失音,四肢僵直,挛急疼痛;或洒洒恶寒,翕翕发热,面赤若有汗。五脏之虚者,皆能有所中也。其脉多迟而紧,挟风,则脉带浮,眩晕不仁;兼湿,则脉濡而四肢肿痛。治疗之法,只宜以姜、附之药温散寒气,切不可妄有吐下。如舌卷囊缩者,难治。
姜附汤(《和剂方》)
治体虚中寒,昏不知人及脐腹冷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并皆治之。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
上㕮咀,每服三钱,水盏半,煎七分,食前温服。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