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脉贯
卷三   肾脏脉法
清 · 王贤
下载:脉贯.txt
本书全文检索:
       肾脉沉软而滑。肾合骨,脉循骨而行。持肾脉之法,下指极重,按至骨而得曰沉,无力为软,流利而滑,此肾脉之平也,亦曰石。肾脉不见石,而见缓大以长,此脾土刑之也,是为贼邪;见洪大,此心火侮之也,是为微邪;见弦长,此肝木乘之也,是为实邪;见短涩,此肺金救之也,是为虚邪。
       冬,肾司令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其气来如弹石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解㑊,脊脉痛,少气,不欲言;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䏚中清(䏚,腰中也。)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冬以胃气为本,胃而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真肾脉来,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黄黑不泽,毛折乃死。肾至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本书目录

凡例
卷一
   提纲论
   脉有亢制论
   脉位法天地五行论
   因行气以定诊论
   脉无根有两说论
   冲阳太溪二脉论
   脉有不可言传论
   脉有相似宜辨论
   脉象论
   脉有相反宜参论
   脉赋
   重阴重阳论
   脱阴脱阳论
   阴绝阳绝论
   上下有脉无脉论
   三因脉法论
   从证不从脉论
   从脉不从证论
卷二
   脉旨论
卷三
   肺脏脉法
   心脏脉法
   脾脏脉法
   肝脏脉法
   肾脏脉法
   四时五脏平脉
   五邪脉
   南政北政有不应之脉
   司天在泉诗
   六气司天所主天时诗
   六气司天所主民病诗
   主运诗
   客运诗
   主气诗
   客气诗
卷四
   十二经络
   仰人骨度部位图
   伏人骨度部位图
   仰人全图
   十二经络图(以下十四经共六百六十穴)
   手太阴肺经(左右共二十二穴)
   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共四十穴)
   足阳明胃经(左右共九十穴)
   足太阴脾经(左右共四十二穴)
   手少阴心经(左右共十八穴)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共三十八穴)
   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共一百二十六穴)
   足少阴肾经(左右共五十四穴)
   手厥阴心包经(左右共一十八穴)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共四十六穴)
   足少阳胆经(左右共八十六穴)
   足厥阴肝经(左右共二十八穴)
   任脉督脉图
   内景图
   宗营卫三气图
   宗营卫三气解
   《内经》分配脏腑诊候图
   六气合六部诊候图
卷五
   发明杂症生死脉
   杂病生死脉摘要
卷六
   浮脉(阳)
   沉脉(阴)
   迟脉(阴)
   数脉(阳)
   滑脉(阳中阴)
   涩脉(阴)
   虚脉(阴)
   实脉(阳)
   长脉(阳)
   短脉(阴)
   洪脉(阳)
   微脉(阴)
   紧脉(阳)
   缓脉(阴中阳)
   芤脉(阳中阴)
   弦脉(阳中阴)
   革脉(阴)
   牢脉(阴中阳)
   濡脉(阴)
   弱脉(阴)
   散脉(阴)
   细脉(阴)
   伏脉(阴)
   动脉(阳)
   促脉(阳)
   结脉(阴)
   代脉(阴)
卷七
   督脉
   任脉
   冲脉
   阳跷脉
   阴跷脉
   带脉
   阴维脉
   阳维脉
   反关脉
卷八
   妇人脉
   妊娠脉
   妊娠分男女脉
   临产脉
   产后脉
卷九
   望诊
   面部
   目部
   鼻部
   血脉
   毛发
   形体
   死证
   五脏绝证
   诊病新久
   诈病
   闻诊
   
   问诊
   人品起居
   嗜欲苦乐
   病证
   附:辨舌苔
   面部图
   脏腑色见面部图
   肢节色见面部图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