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诸家论温,均附于伤寒篇中,所论者皆伏气发温之证,名之曰类伤寒。从未有专论暴感之温邪者。自叶天士《温热论》出,首用辛凉,而暴感之温邪,始有一定之证治矣。
夫内伏者,由冬时受寒,邪伏于』肾,至春则寒邪化热,乘阳气之上升而出,此伏气发温之原也。外感者,乃春时风温盛行,邪袭于肺而发,此外感温病之原也。受病既殊,则治法亦异。论治者,必须分析清楚,庶使后人可以遵循施治。乃观其篇首所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二句,既实提外感温邪而言,而又未将暴感与伏气两层提清眉目。若谓温邪只有此一种者,致后来医家囿于叶氏之论,混称温邪初起,只用辛凉一法。设有以伏气发温告者,彼且茫然不知为何病,谓非叶氏此论,有以作之俑哉。
虽然,叶氏之论,正不可谓其概无足取也,夫暴感温邪,即春令风温之邪也,以伤寒温散之法治之,固不相宜,即以伏温清托之法治之,亦多不合。叶氏倡轻清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