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症之初,必由发热,或乍凉乍热,或壮热不清。始热之际兼见面赤眼浮,多涕泪,咳嗽连声,是其候也。盖麻毒由胃而肺,达于肌表,郁蒸其血而为疹,非发热则火毒不能外透。故在麻疹未出之先,宜微热而乍热而潮热,渐至于壮热,麻出乃得而齐也。苟初起壮热,其毒必重,则当疏托清化,不使逗留肺胃。若不现身热、正气不足,或风寒外闭,亦当疏托肌表,恐邪内逼。麻收之后热当渐化,方无险恶症状发生也。
麻疹初潮,眼泪汪汪,喷嚏咳嗽,疹欲宣透也,宣毒发表汤主之(方见验麻)。
初发壮热,至已出热不少衰者,肺胃热重,清热透肌汤主之(方见行色)。
麻疹出尽,壮热不退者,化毒清表汤(方见透表)去黄连、葛根,加熟石膏、麦冬、荆芥以凉解之。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