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本热蕴肺胃,郁蒸其血,透发肌表,则为疹。热甚血逐,被迫而溢出,上溢则为衄血,为咯血,为牙出血;下溢则为便血,为溺血。经云:阳络伤则血上溢,阴络伤则血内溢。内溢者,下溢也。俱属肺胃热郁,逼血妄行之候也。
衄血发于初潮及麻未出时,是为顺候。良由肺火载血上行,溢出于鼻,热得开泄之路,取诸发散之义也。
衄血过多,肺胃火迫,谓之夺血,急需止之,加味犀角地黄汤主之。
麻疹没后鼻衄血不止者,阴不胜阳也,宜养阴清血汤以滋化之。
咯血之症,每见于麻疹收后,咳嗽日久,咳呛出血,乃热郁肺燥,咳伤肺络也。当以清燥治咳为主,咳清则血自止也,以清咽滋肺汤(方见咳嗽)去荆芥、前胡,加生地黄、白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