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之要,在临证时,先察其内外、脏腑、经络、新久、虚实、痰食、血气,才以脉合之。如证与脉合,或正治,或从治,可也;有证与脉不合者,则当审其轻重,辨其真假,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以治之。复有证与时不合者,或舍证从时,或舍时从证以治之。证、脉、时三者,须互相参考。
《内经》之法,大要在察色、按脉、审时、辨证,验阴阳之多寡,识寒热之真假,分别脏腑雌雄,端理经络浮沉,神机之有出有入,气化之或升或降,须皆参互详察,体认既确,则神明可通矣。
何谓内?言七情也,喜、怒、忧、思、悲、恐、惊也。七情之病起于脏,七情过极,必生拂郁,病从内起。拂郁之脉,大抵多弦涩凝滞,其来也必不能缓,其去也必不肯迟,先有一种似数非数躁动之象,细体认之,是无焰之火也,是无韵之音也,是往来不圆滑也。此为郁脉,法当疏之发之。如火在下而以湿草盖之,则闷而不舒,必至烧乾而自尽,故疏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