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医家心法
正文   鬲证
清 · 高鼓峰
下载:医家心法.txt
本书全文检索:
       鬲之为病,一阳明尽之矣。丹溪谓噎鬲反胃之病,由得之六淫、七情,遂有火热炎上之化,多升少降,津液不布,血液衰耗,胃脘乾枯。其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藁在下,与胃相近,食虽可入,难尽入胃,入即吐出,名之曰鬲。总缘下脘与厥阴、少阴相逼,七情用事,肝胆先病,病则郁而生热,热则其气熏蒸于胃,久之胃中阴血亦干,而渐致糟粕不能受气化之推移,积叠于胃底,于是胃中之气上逆而为火,中脘为火所盘据,竟不思食矣。其津液不能下行,则小肠下之阑门亦致枯藁。小肠,手太阳也,闭则生火,愈干则愈热,愈热则愈干,亦不能司其泌别矣。然后膀胱无所禀受,而小便赤浊,大肠无所禀受,而便若羊矢,成不治之证矣。
       鬲证以一阳明尽之,此种高谈,不知本于何书?至谓熏蒸于胃之气,又不知认其气为何物?若谓熏蒸于胃之火,则此火乃三焦之火。三焦根于右肾,而为元气之别使,所以腐熟水穀,而上为开发,下为泌别者也。岂有反使胃中血耗,而糟粕不能移动之理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