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云: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能食而肥;脾胃俱虚,不能食而瘦。(由是言之,则不能食皆作虚论。若伤食恶食,心下痞满,自有【治法】,不在此例。)罗谦甫云:脾胃弱而食少,不可克伐,补之自然能食。许学士云:不能食者,不可全作脾治,肾气虚弱,不能消化饮食,譬之釜中水谷,下无火力,其何能熟?严用和云:房劳过度,真阳衰弱,不能上蒸脾土,中州不运,以致饮食不进。或胀满痞塞,或滞痛不消,须知补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盛,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开能食矣。
【愚按】:脾胃者,具坤顺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坤德或惭,补土以培其卑监;乾健稍弛,益火以助其转运。故东垣、谦甫以补土立言,学士用和以壮火垂训,盖有见乎土强则出纳自如,火强则转输不怠。火者,土之母也,虚则补其母,治病之常经。每见世俗,一遇不能食者,便投香砂、枳、朴、曲、卜、楂、芽,甚而用黄连、山栀,以为开胃良方,而夭枉者多矣。不知此皆实则泻子之法,为脾胃间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