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解利。当观虚实。疮疹后当解利。此世俗通论。然小儿禀受既实。荣卫充壮。病后有馀热者。宜与解利。其证大便难。小便赤。能食而渴。大段热甚者。宜大黄散。留热在胃。呕吐而口舌生疮。而下利黄赤者。宜黄连散。烦渴而小便少者。宜五苓散。馀热温壮。齿疼或肿者。宜甘露饮。咽疼者。宜抱龙丸、如圣汤。肝热毒者。多怒叫而不得眠者。宜调肝散。大肠下血疼痛者。宜牛蒡散、三黄熟艾汤。生痈者。宜小柴胡加生地黄汤、犀角地黄汤。无热证者。但当随时安养而已。或其人所禀素弱。疮痘既出之后。荣卫大虚。坐立振摇。大便不秘小便不赤。饮食不甚进者。宜胃爱散、异功散、双和汤之类。以扶持之。候其饮食如故。起居稍胜。荣卫既充。然后微微解利。至虚之人。不必解利。常见虚怯小儿。不应解利而强与解利。遂为寒中。为下利。生病多端也。
馀毒作呕吐者。有冷热之不同。如心烦作渴。食乳甚急。聚满于膈中。吐出如射。其人面带赤。手足心热。居处喜凉。此热吐也。如乳食水浆随吐。面色清白。手足冷。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