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三十七问。
或曰:痘疮之名何义?
曰:古人谓之斑疮,后人因其形似痘,故曰痘疮,又曰豌豆疮。今又呼为珍珠痘者,以其形圆紧而小也。又呼为大痘者,以其形圆充实而大也。有呼茱萸痘者,以其二三成丛,中心落陷也。有呼为蛇皮者,因其空壳无水,如蛇蜕之皮也。有呼为锡面者,以其成饼带灰白色也。是皆因象取名,无别义理。但珍珠痘最轻,大痘次之,茱萸痘最重,锡面、蛇皮则死症也。
或曰:痘疮发热,何以能预识其轻重而解之耶?
曰:凡发热乍进乍退,气色明莹,精神如常,大小便调,能食不渴,目清神润,此毒轻也,痘必稀疏;纵出多,亦自易发易靥也。如壮热不减,气色惨暗,精神昏闷,大便或秘或泻,不能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