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疮未出而利者,邪气并于里,肠胃热甚而传化失常也(治见上文)。疮已出而利者,邪气并于表,正气方逐邪气,主乎表而不主里,则里气虚不能停纳水穀,故亦自利也,宜从气虚而治。疮疹所忌,内虚泄泻,凡觉腹疼,或漉漉响趋小腹者,皆欲作利,宜先以法治之。治之不止,此开肠洞泄,惟二剂可以收之。《圣济经》曰:滑则气脱,欲其收者是已。如服涩剂而利不止,经曰: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金匮要略》曰: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止。五夺之中,此为最甚。但正气内脱者,淹延而死,邪气内陷者,烦渴而死,此为异耳。
自起发以至收靥,大便常宜坚实,忽然自利者,理中汤丸(三十四)主之。
如因饮冷水自利者,所谓湿胜则濡泄也,宜温中利小便。以理中汤丸(三十四),理中气,胜水寒;五苓散(二十八),利小便去水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