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有痰,有虚。赤浊属血,白浊属气。(痢、带同。)寒则坚凝,热则流通。
大率皆是湿热流注,宜燥中宫之湿,用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燥去湿,赤者乃是湿伤血,加白芍药,仍用珍珠粉丸。如椿树根皮,滑石、青黛等作丸。
虚劳者,用补阴药,大概不利热药。
肥白人必多痰,以二陈汤去其热。胃弱者兼用人参,以柴胡升胃中之气。丸药用青黛、黄柏(炒绢包)、乾姜(炒微黑色)、海石、蛤粉。
胃中浊气下流为赤白浊者,用柴胡、升麻、苍术、白术,二陈汤丸,药用樗末、蛤粉、炒姜、炒黄柏。
专主胃中之浊气下流,渗入膀胱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