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感证辑要
卷三   俞根初暑湿伤寒论
民国 · 严鸿志
下载:感证辑要.txt
本书全文检索:
       暑湿伤寒,乃先受湿,继受暑,复感暴寒而触发,亦有外感暑湿,内伤生冷而得者,夏月最多,初秋亦有。其证暑湿兼外寒者,初起即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身重而痛,四肢倦怠逆冷,小便已洒然毛耸,但前板齿燥,气粗心烦,甚则喘而嘘气,继则寒热似疟,湿重则寒多热少,暑重则热多寒少,胃不欲食,胸腹痞满,便溏或泄,溺短黄热,舌苔先白后黄,带腻或糙,脉左弦细而紧,右迟而滞,此由避暑纳凉,反为寒与湿所遏,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张洁古所谓静而得之,因暑自致之病也。法当辛温解表,芳淡疏里,藿香正气汤,加香薷、杏仁为主。微汗出,外寒解,即以大橘皮汤温化其湿,湿去则暑无所依而去矣。若犹有余暑未净者,前方去苍术、官桂,加山栀、连翘、青蒿等肃清之。若暑湿兼内寒者,一起即头痛身重,凛凛畏寒,神烦而躁,肢懈胸满,腹痛吐泻,甚则手足俱冷,或两胫逆冷,小便不利,或短涩热,舌苔白滑,或灰滑,甚或黑滑,或淡白,脉沉紧,甚则沉弦而细者,此由引饮过多,及恣食瓜果生冷,脾胃为寒湿所伤,张路玉所谓因热伤冷,而为夏月之内伤寒病也。法当温化生冷,辛淡渗湿,胃苓汤,加公丁香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