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伤人,其病各异,其名不同,而要以伤风、中风二者,最为安危所系。伤风轻而势缓,误治则为害亦镇;中风重而势急,治得其宜,则转机亦易。此仲景所以分列于《伤寒论》、《金匮》两书也。拙儗
中风何以得之?盖风自虚乡来,为虚风,亦谓虚邪风。适与人身之虚,两虚相感,于是中络、中经、中腑、中脏,而有猝暴之疾。若风非虚邪,人非甚虚,但为伤风而已。
阴虚、阳虚之内风,亦为虚风,与自虚乡来之虚风不同,宜分辨。
虚风之来,每挟身中素有之邪,或火,或气,或痰,相因为患。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痰,皆不免于偏。然合而观之,则于中风一证,思过半矣。
《金匮》“风之为病”二段,语语金针,必宜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